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贼 > 第三十五章 列阵迎敌

第三十五章 列阵迎敌

第三十五章 列阵迎敌 (第2/2页)

李信的判断却正好与张石头相反,无论是前世在史料中了解,还是据他的观察,清军在押运人畜财货时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依附于大军紧随其后,如此虽然安全,却会拖累大军的前进速度。二是仅派遣少量精锐负责押运,如此以来既不会扯大军的后腿,又能独立行动。
  
  而在清军控制范围内没有大规模明朝军队的前提下,清军通常会选择第二种方案。如果真如此,这支看似庞大的队伍中真正的战斗部队不会超过1000人。
  
  李信正是吃准了这一点,才会抢先行动。
  
  而山包另一侧的清军亦是信心百倍,丝毫没把明军可能的埋伏放在眼里。自打破关入塞以来,几乎百战百胜,明军在他们面前如土鸡瓦狗一般,久而久之一种天然的自信油然而生,到了此时此地,随便一个佐领带着几百人就敢和追着以千计,以万计的明军队伍满地跑。
  
  清军爬坡的速度似乎远比想象中要慢了许多,张石头对李信因何将右营设置于反斜面颇为不解。
  
  “教习,将横队列阵于坡顶之上,居高临下岂不是更好?”
  
  李信呵呵一笑,这种布阵方法可不是他首创,当年率领英俊战胜拿破仑的惠灵顿便在与法军纵队对战时,经常将英军的线列步兵置于山坡的反斜面之上。
  
  使用此种战术一来不会将自身队伍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之下,使敌人在接触之前,很难摸清楚自己的底细,以达到战术上的突然性。二来可以避开敌军大炮的射程,从而尽量减少大炮给横队士兵造成的伤亡,此点应用于当下便是可以尽可量避开清军的弓箭抛射。最后一点将横队布置在反斜面上还可以从容应对对方散兵的冲击,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还没有散兵的概念,自是可以忽略不计。
  
  但只要有了前两点,便给了李信足够取胜的客观条件。
  
  突然,斥候示警,急促的呼哨音从右翼传来,竟是有骑兵从己方横队的右翼突袭而来,规模不大也足有百人之数。清军百战精锐,当然不会仅仅派出一队步兵,便坐看己方战场取胜,偷袭敌军侧翼不但可以打击对方士气,还能够给对方的战斗阵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相当的混乱。如此,正面推进的布军甲兵再如洪流一般碾过,当可一战获胜。
  
  但负责指挥的清军佐领显然低估了山坡对面这支明军的战斗力,亦或是说低估了这支明军指挥者的指挥能力。
  
  李信对此毫不惊慌,令军卒挥动令旗,指示陆九的左营从横队前方向己方横队右翼靠拢,阻止清军骑兵的骑射,同时下令右营三列横队向后退十步。
  
  军令一下,两军步骑兵马立刻动了起来。但右营在运动时立即便暴露了他们在训练上的不足。三列横队对于原地的转向,起立和卧倒算是烂熟于心,但一旦运动起来,队形便立即走样,三列横队顿时便混成了一列乱哄哄的横队,直到全营停止前进,从新整队,三列横队才又像模像样的出现。
  
  而想训练出合格的横队,能够在战场上进行机动也不至于失去阵型,非半年以上的苦练不可,高阳民壮不过才进行了月余时间的短暂集中训练,能够将队列排好,已经实属不易。
  
  李信此时下令后撤,一是考虑到鞑子骑兵的突然出现,如果站在原地必然会成为对方骑弓的靶子。反之,在己方骑兵由阵前掠过之时,横队突然向后撤至十步距离,对鞑子骑兵的行进路线将造成极大困扰,在极快的冲击速度之下,想再转向容易,但却不能忽略左营骑兵对其造成的威胁,如此一来,攻击路线便会出现偏差,对横队的威胁将大大减弱,最终形成一种左右为难的态势。
  
  而骑兵在阵前掠过,还可以挡住横队后撤时因为混乱而出现的漏洞和空挡。就算鞑子步军甲兵突然出现在山包顶上,后撤中的横队也会得到足够的掩护与支援。
  
  鞑子骑兵果真中途转向,并没有与陆九的左队骑兵交手,而是向横队右翼的外侧划过了一道弧线,如蜻蜓点水一般向南驰去。
  
  双方骑兵的兵锋相互抵消,真正能决定战场胜负的,则仅剩下双方步兵。
  
  恢复秩序的三列横队在各哨官的命令下举枪瞄向前方,只等鞑子出现,队长一声令下后,便将上百颗复仇的铅弹打入鞑子军阵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道侣助我长生 被夺一切后她封神回归 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 星海曙光 荒唐的爱情赌局 仙业 逍遥小贵婿 保护我方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