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你的大明我做主 > 第三章 学霸梁铮

第三章 学霸梁铮

第三章 学霸梁铮 (第1/2页)

“世叔既出了策论,晚辈以为还是以当前的时政为破题点的好。”梁铮揖了一礼,道,“譬如眼下国家虽然乱象频仍,但晚辈以为,若是理清了头绪,倒也不难解决。”
  
  武大烈目光一缩:“不难解决?你才读了多少书,竟敢口出狂言?!”
  
  “不不不,世叔且听我把话说完。”梁铮赶紧道。
  
  “你说!”武大烈沉声喝道,“说的不好,可得仔细着。”
  
  “是。”梁铮道,“其实我这篇策论,归纳起来就是三点:一、攘外必先安内;二,足食然后足兵;三、保民方能荡寇。”
  
  “……说下去。”武大烈不由自主地稍稍前倾了自己的身体。
  
  梁铮:“而今天下大势,烽火现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而外患虽然不可图缓,但内忧却流毒于心。所以因先与满清和谈,稳住京师的局势,专心致志、一鼓作气的剿灭中原流寇。”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王朝就好比一个病人,而京师就是这个人的“心脏”,边关诸镇是“肩臂四肢”,他四肢疼痛,又有心脏病,那怎么办?自然是先治心脏病。
  
  “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不议和,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固然很好,事实上明朝的对外政策也一向强硬,但刚极易折,因时制宜,才是外交永恒的真理。
  
  如今内忧外患,再不议和,两头用兵……第三帝国何等强大,最后不也死在这一条上?
  
  再说,议和只是暂时的妥协,等解决了内患,腾出手来再收拾皇太极不是一样?
  
  当年唐太宗也和吉利可汗议和过,可最终奋发图强,结局呢?不可一世的吉利可汗最终自己都做了阶下囚。
  
  不过,如今朝廷东林党强势,盲目讲究文人气节,硬脖子的多,肯变通的少,想实现这一条可不容易。
  
  武大烈:“那第二呢?”
  
  梁铮:“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事一开,打的是金山银山,米山面山,唯有足粮足饷,方可将士用命;如此何愁盗患不靖,宇内不清?”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以来税赋极低,两头用兵,加上连年天灾,赈灾、军饷这都需要钱,没钱,士兵们自然不乐意给朝廷打仗,既然这样,干脆与满清讲和,把兵力都集中到中原剿匪,粮饷就只需要顾着一头,少了一块支出,钱多了,自然士兵们就肯拼命打仗了。
  
  武大烈:“……那么第三点呢?”
  
  梁铮:“流寇之所以难剿,皆因携裹作祟,遂成顽疾之势,以至越剿越盛;故剿匪之战,因以安民为主,剿抚并用,十面张网。”
  
  古代的流寇作乱,核心都是暴徒,这些核心暴徒没有安定居所,没有粮食,他们需要补给,不但是粮食、财务、物资还有兵源!
  
  他们怎么办?他们的办法就是携裹贫穷地区大量百姓烧杀富裕地区,让富裕地区的百姓也家破人亡。
  
  而朝廷没钱安抚,没办法赈灾,就会让他们觉得朝廷抛弃了自己,这种不认同会慢慢的扩散到对朝廷的不认同,于是他们也反了。
  
  但这些人只是一时过不下去才反叛,决心并不坚定,大明立国已有二百多年,根基深厚,已经得到了天下的认同,寻常百姓不到万不得已谁会谋反?
  
  所以剿匪首要的是加强城防,先保证流寇不会破坏别的城市,这样别的城市的居民能够安居乐业,就会觉得朝廷没有放弃他们,自然不会跟着流寇作乱。
  
  这就是“保民方能荡寇”。
  
  另外,剿匪不能跟着那些流寇的屁股去追,而应该调动大军,把流寇都关在几个地方,然后逐渐收网,那么流寇就都没了。
  
  这就是“十面张网”。
  
  这样流寇没办法冲进城里,物资得不到补充,兵源得不到补充,等于断了根基。
  
  而剿抚并用的方针,“剿”是指严厉打击匪首逆渠——也就是核心暴徒,“抚”是指对于被携裹的流民则以安抚为主,这样那些反志不坚的流民就会“反正”,剩下几个匪首逆渠就容易对付了。
  
  武大烈听到这里已是彻底没了声音。
  
  自己这个世侄,平日里纨绔不羁,想不到还有这种见识,竟然想得这么深,看得这么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道侣助我长生 被夺一切后她封神回归 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 星海曙光 荒唐的爱情赌局 仙业 逍遥小贵婿 保护我方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