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 052宦官的谋划

052宦官的谋划

052宦官的谋划 (第1/2页)

实际上,刘备并不清楚,汉灵帝虽然有废长立幼的意思,但是并没有付诸于行动。最后还是在遗诏中立了长子刘辨做皇帝。
  
  归根到底,刘备他也只不过是个历史爱好者,又不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掌握,也只能说是票友的水准。
  
  汉灵帝行事的确有些荒唐,但是他人并不蠢。虽然汉灵帝不喜欢长子刘辨,认为他“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认为刘协更聪明些,希望立刘协为太子。然而,从现实角度看,汉灵帝宠信皇后,何进又是大将军,位高权重。从名分上说,不管是立嫡,还是立长,都是长子刘辨占据优势。虽然说刘辨轻佻无威仪,但也没犯过什么错误。
  
  因此,立太子的事情就久拖不决,一直拖到汉灵帝临死前,才下遗诏决定立刘辨为帝,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
  
  真正想废长立幼并且做出了实际行动的人是蹇硕。
  
  此时汉灵帝的身体已经跨了,他害怕自己死后,何后会像害死刘协的母亲王美人一样,再把刘协给弄死了,将刘协嘱托给蹇硕照顾。蹇硕有私心,想拥护刘协登基,自己就可以独掌兵权,并且压倒张让、赵忠成为太监中的第一人。如果蹇硕的行动成功,只怕唐朝末年,宦官大权在握,废立天子的局面就会提前几百年出现了。
  
  如果要这么干,兵权在谁的手里,谁就极为重要。因此,刘备进入了蹇硕的视线之中。
  
  刘备并不知道,随着他带五千人马入京,在其他人眼中,刘备已经是洛阳城中得关键人物之一。
  
  如若让刘备知道了,一定会哭笑不得,我只来打酱油的,顺道去其他人的郡县上占点便宜,吃点免费的粮草,真心没有别的意思。
  
  但是其他人并不这么看。
  
  不但外戚一派的大将军何进认为,汉灵帝在这个时间点把刘备招入洛阳,还让他带兵五千,就是为了加强他对朝局的控制。
  
  至于进贡一万匹马什么的,那都是借口。
  
  便是宦官一派,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然,区区一个太守,哪里值得何进,这么一个堂堂的大将军亲自出面拉拢。
  
  只能说,他们这群人,虽然跟汉灵帝相处了几十年,但是,还是一点都不了解汉灵帝。汉灵帝这货,明明就是对追求金钱有一种病态的执着,这种病在后世被称之为强迫症。
  
  也是刘备来的时机太巧,巧合到让人不相信刘备是凑巧来的。这个时间点来洛阳,难道你就来打酱油的。
  
  此时的洛阳政治势力分成两派,一派是外戚和士大夫联合,而另一派自然就是宦官集团了。
  
  提起灵帝时期的宦官,就不得不提到十常侍。其实十常侍只是个统称,汉灵帝将最宠信的十二个宦官任命为中常侍,号称十常侍。这十二中常侍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
  
  虽然在后人看来,宦官全是一伙的,不过人一多,就容易分出派系,太监自然也不例外。
  
  此刻,汉灵帝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时候,和死人也差不了多少了,就是多一口气而已。而太监也由此分成了三派。
  
  这三个派系中一派以郭胜为首。郭胜是何进的同乡。当年正是他接受了何进的贿赂,把如今的太后选入宫中的。郭胜对于何氏一门的显赫功不可没,正等着何进报答他,所以郭胜是支持何进,支持长子刘辩的。
  
  另一派是张让、赵忠两人为首,这两人虽然不像郭胜那样支持何进,但是张让的儿媳是何太后的妹妹,算是比较倾向于何进的中立派。
  
  第三派是蹇硕。这个蹇硕,虽然是个太监,但是壮健而有武略,算是太监中的战斗机。黄巾之乱后,汉灵帝关心军事事务,蹇硕便脱颖而出。并不列在十常侍之内。
  
  去年,汉灵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皆统于蹇硕。虽大将军亦领属焉。所以,丁原派出的张杨、张辽等人都是来拜见蹇硕,在蹇硕手下听命。
  
  蹇硕作为上军校尉,和何进因兵权之争而相互忌恨。因此,他属于是反对何进,支持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道侣助我长生 被夺一切后她封神回归 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 星海曙光 荒唐的爱情赌局 仙业 逍遥小贵婿 保护我方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