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黄村的祝福 > 第七章 原著西游释厄传

第七章 原著西游释厄传

第七章 原著西游释厄传 (第1/2页)

其实,像西游记这种世界级的文学巨作,我是不愿意恶搞它的,可是为什么我还要拿出来写,是因为今天没有《黄村的祝福》的思路了。
  
  当然,也可以当做一种对文化的研究,无数人研究西游记,想从中探究人生哲理,可每个人对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反映社会关系学的小说,作者是用各种妖魔鬼怪透视当时社会的黑暗。有人说他是一部童话,又是猪啊,又是猴的,很多妖怪变的漂亮小姐姐演绎不同的童话故事。也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游记小说,唐三藏倚靠唐王李世民的路子去公费旅游顺便镀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不同角度看,得到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毕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有跳出这个故事寻根问底,才能真的读懂故事里蕴藏的最深道理,若是有些大神真的不喜欢,就可以跳去别的本子看了。
  
  若是愿意留下听我扯一扯,我想我不会让你们失望。
  
  为什么要先说西游记呢,因为很多人被影视作品误导,并不能真正的去理解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所以我要将那些存在于很多人心里的误区加以概括说明,避免混淆视听,聊天的时候如果把电视剧当原著讲,会被人笑话。
  
  何况当时的故事,现在听,很多理解上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每个导演都给作品加以时代的需求和自己的个人意愿,以至于我们看的很名著影视作品,和原著是不一样的。
  
  首先说,西游记并不是最早讲述唐僧取经的小说,连框架都是从《西游记平话》里临摹下来的。为什么只有西游记成了四大名著,而不是其他小说呢。因为他影响深远,特别符合当时当朝者的,和明清时候大众审美。
  
  明朝时期尊佛抑道,加上当时局势的安定太平,人们大多吃斋念佛。那时候的文章也是这样,所有跟随时代潮流的文章,都得以大兴。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白居易讲的文章要合为时而著。
  
  唐三藏就是当时人们心中最好的形象,虽然现在人大多喜欢猪八戒。
  
  根据原著描述,唐三藏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金箍咒。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
  
  这评价在现在看似平淡无奇,但当时可以称得上来说,可谓是根正苗红。
  
  其实唐僧这个人并没有这么复杂,除了会念经什么也不会,但是关系硬,身为如来佛祖的二弟子,为了不便宜外人才担负取经大任。
  
  然后说孙悟空,西游记里的灵魂人物,很多影视作品里说,孙悟空本来是仙山上一块出自女娲补天的五彩神石,受了日精月华后,突然炸裂蹦出的猴子。
  
  更夸张的加上特效,逗逗逗的就从石头里蹦出来了。这是对原著的不尊重。
  
  虽然原著里也不是特别待见这个角色。又不是红楼梦,哪来的女娲补天的石头呢。
  
  其实,孙悟空并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而是从蛋里出来的,是灵石生下的一枚石卵,就像鸡蛋一样,从蛋了蹦出来的。
  
  从这个故事不难发现,我们没法证明先有的鸡还是现有的蛋,可是我们能通过西游记知道,现有的蛋再有的石猴。
  
  其实就连孙悟空这个角色,也并非原创。
  
  孙悟空原型是古印度经典《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罗摩衍那原文记载,神猴,聪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于腾云驾雾可御空十万八千里,变幻形象,同时拥有长生不老的能力,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这些都和西游记里对孙悟空的描述无二。
  
  佛教本事就起源于印度,何况,罗摩衍那的成书时间,至少是汉朝以前,那时候佛教还没流传至国内,也就不必计较谁师从于谁的事情了。
  
  讲了这么多,也许有人会以为我会用历史的角度继续阐述下去,以正视听,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毕竟西游记也是个小说嘛。
  
  记得民间传说一直,对孙悟空的地位格外的崇高,以至于很多人都说关公的老恩师也是孙悟空,依据就是关老爷关羽是汉寿亭侯,现在想想似乎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三藏法师和齐天大圣第一次相识,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取经之路刚出大唐不久,菩萨下凡找到三藏法师说,前面给你安排了个徒弟等你,神通广大可保你上西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道侣助我长生 被夺一切后她封神回归 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 星海曙光 荒唐的爱情赌局 仙业 逍遥小贵婿 保护我方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