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诗相 > 第三十三章《西湖》

第三十三章《西湖》

第三十三章《西湖》 (第1/2页)

西湖美景,三月天哎,春雨如酒柳如烟,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十年修得共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八九十年代出生的我们,一定非常熟悉这是《新白娘子传奇》的插曲,曾经在大街小巷不绝于耳的电视剧,给我们烙下了深刻的印记。由香港艺人赵雅芝和叶童联袂出演的《新白娘子传奇》,赵雅芝的白素贞形象深入人心,女星叶童饰演许仙许仕林父子两个男性角色同样让人印象深刻,这个电视剧改编自《白蛇传》和《雷峰塔传奇》。故事的概要是,白素贞历经千年的修炼得以化作人形,欲想继续修炼,经观音指点到杭州西湖寻找前世救命恩人许仙,下雨时候的西湖,已经被大雨淋浴的许仙避雨,巧遇在船上的白素贞,两人一见钟情并以身相许结为夫妻,白素贞相夫教子并生下儿子许仕林,然而好景不长,白素贞被法海收服关押在雷峰塔下,二十年后,许仕林考取状元营救被关押在雷峰塔下的母亲,最后几个人功德圆满得以成仙。
  
  《新白娘子传奇》的拍摄地点,核心的区域当然是杭州市的著名景点,享誉全国的西湖,作为城市内的湖泊,能发展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就杭州西湖成名。曾经两度游览西湖,并没有感觉到西湖有美景,西湖倒是蛮大,水质不够清澈,想必是曾经污染很严重,在游船上眺望远方的时候,发现西湖周围全是山峰,这是见识中的城市湖不一样的地方。西湖在历史上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五代吴越国时期和南宋时期,吴越国及北宋都曾以杭州为都城,大大促进了杭州城的经济文化发展,西湖作为影响杭州居民最为重要的湖泊,自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开展治理。早在唐朝,任职杭州刺史的白居易,兴建水利疏浚西湖,修筑堤坝水闸,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堤坝(当年称白沙堤)虽年久而不复存在,而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便有了今天的杭州白堤,犹如北宋著名词人任职杭州时,同样大力疏浚西湖,也便有了今日的苏堤。白居易在任时期,当时的西湖尚且名叫钱塘湖,他曾在修筑的河堤上春行,并留有诗篇《钱塘湖春行》一首,是较早描写西湖风景的作品。从白居易这首诗可知,西湖在唐代以前称为钱塘湖,是浙江省内最大河流钱塘江的支流湖泊,因该湖地处杭州城的西面,白居易将原本习惯性使用的“钱塘湖”名称换成了“西湖”,由于白居易的名气盛大,引领后续的文人们争相跟进,北宋以降,西湖这个名称开始广泛使用起来,并延续至今。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任职唐代杭州市长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七言律诗在今日看来,传诵度一般,不过却被选入中学课本中予以学习,或许是因为这首诗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佳作,春日游历西湖时,应有人会想起这首诗的一两句。诗无特别之处,大意是指诗人行走在孤山寺的北面和贾公亭的西面时看到的风景,看到西湖水涨平,天空中白云低垂,几处向阳树木上有黄莺飞来飞去,谁家的燕子叼着春泥筑新巢,鲜花缤纷慢慢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盖住了马蹄印,湖东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喜爱的莫过于绿杨掩映的白沙堤。整首诗都在描述骑马行走在西湖边看到的画面,把春日里的西湖风光描绘的有声有色,我们所学的诗词,常有浓郁的感情色彩,而白居易这首被录入书本中的诗词,是较少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学生时代做诗词鉴赏时,动不动就是怀才不遇或者托物言志之类的,而这首清新简单,表达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没有让人觉得刻骨铭心的深情语句,也没有深刻难忘的名言,作此诗心态莫过于普通人一样,对西湖的旖旎风光感觉甚好,于是吟咏一番。
  
  时光荏苒至北宋熙宁变法年间,大文豪苏轼对新法颇有微词,为此变法派为了让这位大才子少点意见,于是将他调出京城出任杭州通判一职,好让他沉溺于杭州的美色而减少对新法的批评,然而苏轼不曾改变“出头鸟”的个性,在享受人间天堂的同时,依旧我行我素的妄议朝廷新法的政策。或许与杭州有不解之缘,苏轼还有第二次调任杭州的时候,杭州通判时是个副职,未能充分发挥才华,再次任职时则是杭州知州,即相当于杭州市长,如同白居易市长一样,大力疏浚西湖水利修筑堤坝造福杭州的农民,为了纪念他治理西湖的功绩,遂命名为苏堤,现在苏堤景色优美,被视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吸引无数网红过来打卡拍照。在杭州悠哉乐哉的苏轼,在杭州留下了众多诗篇,尤其是他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将西湖比西子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共有两首,上面这首因有名句而广为人知,我们所熟知苏轼的作品,多半是其经历牢狱之灾后的作品,且呈现豪迈之气,而此之前的作品少为人知,这首作于杭州的诗句是个特例。苏轼写过很多关于西湖的诗句,但是我们能知道的也就这一首,这与这首词创造出名句有关,经历历史的洗涤,真正能流传下来的诗篇也多半依靠诗词中是否有经典名句,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的很美,故这首传诵甚广,再者因为人类的知识无限,人们只能去记住点经典,因此要想流传广,必须是经典中经典方可。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后放晴的西湖,水波粼粼,在艳阳天的照耀下,光彩熠熠很是美丽,下雨的时候,西湖的环山笼罩在烟雨中,若隐若现的西湖美景,这样朦胧的气象同样很美丽,形容西湖之美的诗句,感觉甚是略胜白居易一筹。如果把西湖美景比喻成美人西施,不管淡妆还是浓妆,总是很恰当的烘托出她的国色天香和秀丽神韵,苏轼把西湖比喻成古典美女之一的西施,可见是高度赞美西湖的景色,这是文人写作的本领所在,常人游览西湖美景时,想必很难吟咏出此等气象的诗句。
  
  提及古都,国人想必不容易联想到杭州,殊不知如上面提到的,也曾经是吴越国和南宋朝廷的京师,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独立王国,在正统的朝代史上不占主流,南宋的历史表现差强人意,故而杭州作为京城的历史不足以让人印象深刻,故一般人没有杭州也是古都的概念,也许许多杭州本地人对杭州是古都的历史不甚了解。吴越国的成立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结果,是五代十国中的一个,虽然冠“国”名却无国家之实,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传统历史上一般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几北宋为正朔,因为这几个朝廷具有承接延续性,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吴越国时期,杭州尚不足以称为京城。到了南宋时期,宋高宗在临安(今杭州)正式定都并延续至赵宋灭亡,虽然南宋朝廷的国土面积只有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但依然被奉为正统,故南宋时期的杭州是名副其实的首都。
  
  赵宋朝廷在经济上的成就,放至世界史上都是了不起的存在,然而在军事上,却不幸的遇到游牧民族的高光时刻,在宋徽宗时期遭遇巨大打击,北方的金国围困京师开封并掳走了宋徽宗父子,好在宋微宗儿子赵构重整旗帜,在临安恢复了中央政府的运行,即南宋朝廷,赵宋的政治中心开始移置临安(杭州)。杭州成为南宋京城后,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来到杭州的旅游者,除了香客外,还增加了各国的交通使臣、贸易商贾,赴京赶考的学子,导致杭州城人口激增,经济繁荣一时,为此今日的杭州建有仿古的旅游景区宋城。一般的历史告诉人们,南宋朝廷当政者不思进取偏安一隅,还以莫须有的罪名处决了致力于收复故土的民族英雄岳飞,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屈膝投降,真实的历史远不止这么简单,不过有首名为《题临安邸》的诗,是此背景下的佳作,颇有名气,也是当时部分世人认为南宋朝廷不思进取的象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道侣助我长生 被夺一切后她封神回归 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 星海曙光 荒唐的爱情赌局 仙业 逍遥小贵婿 保护我方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