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中国经济新方位 > 正文 第四章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_一、科学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

正文 第四章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_一、科学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

正文 第四章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_一、科学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 (第2/2页)

第三,把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很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改革,路径也是改革。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创新,做好“加减乘除”,最终建立起一个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体系。党中央、国务院为此已经作出相应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应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通过深化经济科技领域的重大改革创新,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当今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当前,我国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国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为此,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聚集创业创新合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要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催生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众创经济、分享经济等发展。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加快生产、管理、营销模式变革和流程再造,重塑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为此,最近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增加“中国制造”有效供给问题。特别要指出的是,要围绕弥补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这个短板,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让科研人员放手创造,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解决我国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治本之策。
  
  二是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等措施,切实增强供给能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形成国有资本流动重组、布局调整的有效平台。当务之急是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公司股份制改革,深化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压缩国企管理层级,力争3年内多数中央企业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8级减至3~4级以下。同时也要通过出台更多的优惠措施、探索更多的有效渠道,支持民营经济、小微企业更好发展。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都要通过更多的改革创新举措,推动这些实体经济大有作为、有更大作为,让他们创造、提供更多的一流产品、一流服务,为增强我国供给能力作贡献。
  
  三是通过深化财税金融体制、价格及要素市场改革,为发展和健全供给体系提供有力保障。要围绕解决中央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税制度。当前要结合“营改增”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并创新流动性管理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继续推进投贷联动试点。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决定价格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目前,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价格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下一步,要重点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完善环境服务价格政策,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健全交通运输价格机制,创新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管理。要将政府定价范围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同时也要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要素市场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重点。要把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落实好,进一步提高人口、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素质。探索完善土地制度,提供有效供给。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价格及要素市场改革到位了,就可以有效激发市场活力,释放供给活力,提供发展动力。
  
  三、正确处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大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些改革和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周全考虑、统筹兼顾,特别要处理好一些重大关系。
  
  第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就要求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明确要求,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聚焦影响改革发展特别是投资环境的突出问题,继续大幅削减行政审批和各类资质职业资格认定等事项。2016年下半年再取消5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3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进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转变监管理念,加强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综合监管、信用监管、智能监管和社会监管,探索审慎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要素资源有序流动。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完善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第二,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供给与需求两者同生并存,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是着重在供给侧发力还是在需求侧发力,要依据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决定。过去较长时间,我国总体上是以需求侧为主,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过重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市场条件、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做好需求侧管理的同时,要更加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要全面、深刻领会中央的精神,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解决供给结构与变化了的需求结构之间不完全适应的问题,全面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益。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适度扩大总需求也是相关联的。消费是最终需求,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落实“十大扩消费行动”,加快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扩大新兴消费、稳定传统消费、挖掘潜在消费,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当前服务领域的供给还有不少欠缺,像医疗服务长期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甚至有的地方居民想进公立养老院,排队要等到100年之后。要消除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增加这些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关键作用。投资就当前而言是需求,就未来而言是供给。要补上经济社会领域的一些短板,需要有效投资。当前投资增速持续放缓,特别是7月份民间投资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合理扩大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加快启动一批“十三五”重大工程项目,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网络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支持科技创新和企业改造升级。2016年部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不少城市内涝严重,说明水利设施和城市防涝设施建设仍有不少欠账,还有很大的投资需求。总之,要正确处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促进需求扩大与供给改善协调推进。
  
  第三,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病去如抽丝”,解决起来决非一日之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要着眼长远,依靠改革加快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把握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从根本上讲,只有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才能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也才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过程,一些措施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收缩效应,如果把握不好力度、节奏和方法,就存在着经济失速的危险。一旦经济增长滑出合理区间,财政、金融、就业等风险就有可能集中爆发,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也难以推进,社会稳定就会出大问题。因此,把握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至关重要。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依靠改革推动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改革、发展、稳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次推进结构性改革也不例外。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要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引导良好发展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要善于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瞄准那些既能改善供给又有利于稳定增长的领域,多下功夫。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看准了的,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同时要稳妥审慎,步子一定要稳。条件暂不成熟的,有必要通过试点积累经验。要坚持底线思维,坚决守住保就业等民生底线,努力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第四,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是多年来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央已经做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部署,地方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确保政策落地生根。鼓励地方大胆探索,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基层鲜活实践,是改革不断深化的智慧之根、活力之源。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地方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在中央确定的大方向大原则下,结合本地实际,以多种方式探索和创新,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探索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具体办法和经验,并加以复制和推广。还要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激励干事创业的宽松条件。企业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用透明的法治环境稳定预期,给他们吃定心丸,鼓励他们开拓进取,把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起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更多中国金字品牌。对创新人才,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各级干部,既坚持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也要重视正面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给那些扎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第五,处理好国内与国外的关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解决国内经济结构特别是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又要树立世界眼光,扩大对外开放,在互利合作中聚集先进要素资源,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同时以开放倒逼改革。要加快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动对外贸易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总之,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更好地统一起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不断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向深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道侣助我长生 被夺一切后她封神回归 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 星海曙光 荒唐的爱情赌局 仙业 逍遥小贵婿 保护我方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