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兴国幸:罗子安 > 颜佑的阴谋三

颜佑的阴谋三

颜佑的阴谋三 (第2/2页)

方琼此刻明白说道“所以公子才会指给吴公公一条明路,只要杀了俞相国就可以让祁太后痛不欲生。”
  
  不错!这步棋也必须有,只有吴公公铁了心的想要毒害俞相国,才会派人去下毒,这样他们就正好中了俞相国的圈套,有抵防的俞相国才肯相信是吴公公与小皇帝联手想要毒害他。
  
  这样一来,我让你送给小皇帝的信就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方琼道“第三封信我记得,上面写着俞相国会在八月十五夜毒害你,如果不想像先帝那样久卧病床,危机时服下此药,可保平安。”
  
  没错,这封信根本就没有可信性,小皇帝年仅十二岁也不会想的太深,甚至这封信小皇帝自己都认为是假的,俞相国想要害自己何必要等到十五夜,可是越是假的,就越能让人去相信。
  
  “公子,这是为何?”
  
  首先,李公公送完这封信就死了,这死的也太蹊跷了,这封信是谁送给他的,又是谁指使他的,他都没有说,就这样平白无故的去世了,小皇帝会怎么想。
  
  其次祁太后一定让小皇帝写过册封俞相国为皇叔的诏书,这诏书不管俞相国知不知道,但在小皇帝心里埋下了阴影,埋下了俞相国想何时取代帝位就何时取代帝位。
  
  在后来就是孔雀台上的那杯酒,俞相国心里一定认为这酒有毒,他是不会提前喝的,所以他在等待,等待着小皇帝也不敢喝下此酒,这样一来只要小皇帝放下酒杯,俞相国就可以斥责小皇帝要毒害于他,近而以此为借口彻底的囚禁于他。
  
  可这一迟疑的举动却让俞国贼中了本公子的圈套,也会让小皇帝更加怀疑那封信写的就是真的,俞相国想要毒害他取代帝位。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基本就是胜利在望了,人在临死时第一反应总会挣扎一下,他喝下酒水然后顺势咽下那颗解药,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个想要谋权夺位的俞相国,一个想要苟延残喘的小皇帝,一个背负黑历史的祁太后,一个隐藏杀妻之仇的吴公公。这四个人相互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就是我得以利用他们的最好的媒介。
  
  方琼道“公子的意思是,他们之所以中了您的圈套,是因为他们之间根本就不相信对方所致吗?”
  
  “不错,这就是我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很多人认为多疑和猜忌是强者必备的特征,而我认为那是人类最值得利用的弱点。”
  
  方琼称赞道“公子,您这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实在是太厉害了,敌人恐怕在临死前都不知道,他们真正的对手到底是谁,最为高明的是公子只写了三封信,就让大兴国陷入了灭亡。”
  
  颜佑严肃的说道“方琼你记住了,大兴国的灭亡是迟早的事,就算没有我这几封信,国家陷入此等庸主昏君,贪官污吏的手中,也不可能兴旺起来。”
  
  “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皇帝还真是命大,居然服了五毒丸没有死。”
  
  方琼道“公子,就算没有死,他也醒不过来了,五毒丸天地下没有解药的,一个醒不过来的活死人,跟死了没什么区别。”
  
  “但愿如此,只要天子一死,天下势必会群雄四起,而父亲做为第一个举义讨贼的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天下必将会属于拓拔。”
  
  方琼佩服道“公子胸怀大志,又智勇双全,相信这次回去以后,定能帮助家主大展宏图。”
  
  帮助父亲是必须的,只不过我们的敌人比我想象的要聪明许多,我们前脚刚出来,后脚祁太后就派人封锁了消息,而且还花费大力气的要把小皇帝救活,果然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说到这里,属下还有一事不明,太后为何不早点把俞相国扶上皇位,这样不就省去了好多的麻烦。
  
  这你就错了,大兴国虽然奄奄一息,实则并未灭亡,先不说那些趋炎附势的官吏会怎样,就是各州各郡的太守和刺史都不会放过俞相国。
  
  在无法得到各势力贵族的支持,也处于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局面,如果篡兴自立,那么他将失去民心民意,遭受世人唾骂,还会受到各州势力的愤然围攻,就算祁太后和俞相国在怎么厉害,也无济于事。
  
  方琼道“所以他们才拼了命的救天子。”
  
  是啊!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对手也是非常厉害的,祁太后虽然不懂军事,但在政治管理上的手段,顶得过十个辅政大臣。
  
  还有那俞相国手下的几员大将,个个都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这场战争虽然开始可谁胜谁负还真的难以断定。
  
  公子,我觉得论智谋您可比那百年前的叶逸凡,论武力主公手里的大将也谁人能及。
  
  哈哈~~我离叶相国还差得太远,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四面八方传播他们的恶行,只要主要城镇都知道了,这悠悠千万众口以一传十,十传百,百传万,万传天下的速度,祁太后与俞相国必将大势已去,众叛亲离。
  
  公子,我明白了,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加派人手,这才五日,就已经传到司州城内,想必在过不久,九州的百姓都会知道俞国贼和祁妖后的恶行。
  
  上朝!
  
  文武百官,齐聚一堂,许久没有垂帘听政的祁太后在次坐在珍珠珠帘幕后等待朝中大臣亮喊到“太后~千岁~千千岁。”
  
  声音由远及近阵阵传来,朝此刻的朝局不在分好几派,恢复了往常时文武双流,局势看起一片大好,欣欣向荣。
  
  带头的文臣的则是曾经礼部尚书大人陈予一如今被太后认命为中丞,接替马继光。
  
  陈中丞此人并无真才实学,实则一个碌碌无为之辈,他如今能当任中丞全部靠的是他家里的财产,才获得此位。
  
  而且此人和他叔叔花爷一样,爱沾花惹草,是个酒色之徒,把他摆在三公的位置,恐怕皇城以后竟是些采花盗贼,流氓无耻之徒。
  
  而在他身后的分别是新任礼部尚书卢竟,吏部尚书石谦和户部尚书丁太胜,此三人基本都是一丘之壑,半斤对八两。
  
  他们不但恃强凌弱以大欺小,还常常引起百姓的愤恨与痛骂,以前因胆子小不敢太过放肆,现在他们跟随陈中丞后,狗尾巴就翘了起来,经常去做一些为难百姓的事。
  
  故文臣一派大多数都是这样的胆小鼠辈,他们趋炎附势,随波逐流若不是仗着自己有钱,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道侣助我长生 被夺一切后她封神回归 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 星海曙光 荒唐的爱情赌局 仙业 逍遥小贵婿 保护我方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