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往事百语② > 横遍十方,竖穷三际

横遍十方,竖穷三际

横遍十方,竖穷三际 (第1/2页)

常有人问我:“佛光山僧团人多,事业庞大,究竟是如何管理,竟能上下一心,和合无争?”我往往以一句佛门用语来作答复,那就是:
  
  “横遍十方,竖穷三际。”
  
  曾有记者问:“为什么您总是广受欢迎,不知有什么个人的魅力?”
  
  我不知道自己有何魅力,我只是以“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理念来待人接物,并且以此身教课徒而已。
  
  回想自小在佛门熏习,师长要求我们背诵佛学名相,当时不甚了解其意,只是囫囵吞枣,没想到长大后,遇事触缘,迸发了早年深植在八识田中的种子,使我深深感到佛法的妙用,真是不可言喻。尤其是这一句描述自我法身自性的“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用在做人处事上,更是屡试不爽的金科玉律。
  
  所谓“法身自性”,就是我们本自具有的佛性,在横的空间上来说,世上任何一种东西的大小都有其限制,惟有真理和我们的法身慧命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无处不遍,无所不在,故日“横遍十方”;在纵的时间上来说,虽然我们的肉体有分段生死,但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却能超越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限制,不生不死,永恒一如,故日“竖穷三际”。所以,简而言之,所谓的“法身自性”,无非就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真理,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即是真理之用;既然是真理之用,则放之四海皆准,做人处事又何能自于其外?
  
  在佛法的体验上,我所了解的“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则是: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应该三思而行,举凡此事、他事的互动,此人、彼人的关系,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都应该考虑周全。
  
  有时,徒众来向我诉苦:“某人嫌我这件事做不好。”
  
  “他责怪你什么呢?”我问及原因。
  
  “他说我事先没有和他沟通。”
  
  “这就是你不能‘横遍十方’。”
  
  也曾有徒众向我忏悔:“某人说我这场法会办得不如法。”
  
  “为什么呢?”
  
  “他们怪我不先向主管请示,也未曾查询旧例,便莽撞行事,因此纰漏百出。”
  
  “这就是你不能‘竖穷三际’。”
  
  不能“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自然在做事上就会有所欠缺。
  
  我自佛光山退位以来,每逢山上重大活动,继任住持心平和尚都来请示:“今年如何做呢?”
  
  “参考往例吧!”我总是这么回答。
  
  这句话看似平常,却有着很深的意义,早年的活动有我创业的理想,因此注重往例,便是力求与宗风相应,而随着时移世迁,凡事也应有所改革创新,故言“参考”,而不说遵循。“参考往例”,便是一种“竖穷三际”的表现。论及有所兴革,就要商议协调,并且周知四方,开会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程序。佛光山自创建至今,几乎没有一件事不是用民主的开会方式来解决,因此有所谓的员工会议、职事会议、单位主管会议、各院院务会议……有时,学生们要求参加,我也从善如流,从不拒绝。这种“横遍十方”的作风不但减少了做事的阻力,也使得佛光人从开会中学习沟通的艺术。
  
  也曾有徒众向我报告工作缺失:
  
  “我常因怠慢客人而被主管责怪。”
  
  “是什么原因呢?”
  
  “我不是开门太迟,就是没有开灯。不是忘了准备茶点,就是不能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这就是你不能‘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啊!”
  
  过去在丛林里担任职事,从接待宾客中,我培养了敏锐的觉知,凡是一样事情来了,我就事先从一个点联想到其他的点,然后由点而线,再由线考量到全面,如果对于事物都能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将时空都能拿捏得恰如其分,就不会挂一漏万了。后来,我以此教育早期的弟子,如今他们不但在接待宾客上是一流的知客,在策划活动上也是顶尖的高手。
  
  时空上的联系固然应该注重“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人情上的往来也不能偏废此理。我虽然课徒甚严,但是我也很注重个人心理的感受。例如:甲、乙二人工作勤奋,都很值得奖赏,但是我目前只有一份礼物,不知奖励谁好,在左右为难之下,我只得透过甲送给乙,并且对甲说:“我有一个精美的礼物要送给乙,请你替我转送,将来如果还有一份的时候,再送给你。”我这么一说,乙收到了礼物,固然心喜,甲也因为受到重视而感到高兴。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由于受到“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这句话的熏习甚深,年少时,凡是见到一篇流畅优美的文章、一句金玉良言,我都尽速告知周遭的同学们;凡是听到一则趣闻新知,我也如获至宝,广为传阅,惟恐无人知晓,无形中缔结了许多珍贵的友谊。直至今日,偶然福至心灵,有了一个很好的构想或计划,我往往毫不吝惜地与良朋好友们分享,即使被同道们先行采用,心中也非常欢喜;一趟云游弘法下来,我也总是迫不及待地将沿途见闻告诉徒众学生们。
  
  我始终认为:横向的传播讯息,是广结善缘的妙方。而交流联谊,则是促进彼此进步的增上缘。因此十年前,我就力主佛学院间应举行院际活动,可惜大家太过保护自我,并不能蔚为风气。
  
  早在一九六四年,我已提出团结、统一、动员作为讨论的核心,当时曾引起在场论师们的一致赞同,直到现在,我仍然不停地以此呼吁佛子们要集体创作,期能众志成城,发挥力量。我不但奔走提倡,更付诸实践。
  
  我在信徒里,成立了念佛会、青年会、妇女会、禅坐会、金刚会……大家以会会友,互勉互励,成为红尘里的一股清流;在学者中,每年举办的佛教学术会议,无论是在台湾或国际性质,都能普获学者的肯定。在宗派间,我曾干一九八五年首开先例,举行“显密佛学会议”,而今年的“禅净密三修法会”中,每场万人的聚会共修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可见只要以真理的法则来行事,自能到处受人欢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道侣助我长生 被夺一切后她封神回归 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 星海曙光 荒唐的爱情赌局 仙业 逍遥小贵婿 保护我方族长